機械專業模具課程設計說明書(輸出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20 積分
- 機械專業模具課程設計說明書(輸出軸) 從零件圖上看,該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結構比較簡單,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55、φ60、φ65、φ75、φ176的外圓柱面,φ50、φ80、φ104的內圓柱表面,10個φ20的通孔,圖中所給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IT6級;粗糙度方面表現在鍵槽兩側面、φ80內圓柱表面為Ra3.2um,大端端面為Ra3.2um,其余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較嚴格,表現在φ55的左端面、φ80內孔圓柱面對φ75、φ60外圓軸線的跳動量為0.04mm, φ20孔的軸線對φ80內孔軸線的位置度為φ0.05mm,鍵槽對φ55外圓軸線的對稱度為.0.08mm;熱處理方面需要調質處理,到200HBW,保持均勻。 通過分析該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們通過徑向夾緊可保證其加工要求,整個圖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夠完整表達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符合要求。
二、工藝規程的設計
2.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據零件的材料,但從經濟方面著想,鍛件具有較高的抗拉抗彎和抗扭強度,沖擊韌性常用于大載荷或沖擊載荷下的工作零件。本零件生產批量為中批量,所以選擇鍛件中的模鍛。
2.2基準選擇
本零件為帶孔的管狀零件,孔是其設計基準(亦是裝配基準和測量基準),為避免由于基準不重合而產生的誤差,應選孔為定位基準,即遵守“基準重合”的原則。具體而言,即選 孔及一端面作為精基準。由于本零件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而孔作為精基準,應先進行加工,因此應選外圓及一端面為粗基準。
2.3工藝路線的擬定及工藝方案的分析
為保證達到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各項技術要求,必須制定合理的工藝路線。
由于生產類型為大批量生產,故采用通用機床配以專用的工、夾、量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效率。除此之外,還應降低生產成本。
工藝路線方案;
鑄造,退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