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變速器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趨勢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汽車變速器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趨勢:汽車變速器發展經歷了100多年,從最初采用側鏈傳動到手動變速器,到現在的液力自動變速器和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再向無級自動變速器方向發展。文中說明了各種變速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及優缺點,論述了變速器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發展歷史;發展趨勢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產生的動力必須經過傳動系統才能驅動車輪轉動。傳動系統的心臟是變速器。由于發動機的轉速和轉矩的變化范圍小,而汽車行駛速度的變化范圍廣,所以一開始傳動系統就設置了變速器。變速器的作用:①改變汽車的傳動比,擴大驅動車輪轉矩和轉速的范圍,使車輛適應各種變化的行駛工況,同時使發動機在理想的工況下工作;②在發動機轉矩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實現汽車的倒退行駛;③實現空擋,中斷發動機傳遞給車輪的動力,使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100多年中,變速器經歷了用變速桿改變鏈條的傳動比→手動變速器→有級自動變速器→無級自動變速器的發展歷程。
1 汽車變速器的發展歷史
1.1 早期的汽車傳動系統
早期的汽車傳動系統,從發動機到車輪之間的動力形式很簡單。發動機驅動一組錐齒減速齒輪,再傳動到一根軸和皮帶輪。皮帶輪和驅動橋上的內齒輪嚙合,使汽車行駛,大齒輪用來加速,能使汽車達到32 km/h的速度。如果遇到上坡,而爬坡能力不夠時,駕駛員就停下車子,把小鏈輪嚙合后進行驅動。
世界上第一輛汽油汽車由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86年同時宣告制成,卡爾•本茨制造的是三輪汽車,后者制造的是四輪汽車。在三輪汽車中,汽油機發動以后,動力經齒輪和鏈條傳至后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