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固體顆粒污染的分析與控制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固體顆粒污染的分析與控制其在液壓系統中分布見表所示。
2.2 固體顆粒的主要來源
固體污染物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硬管管道內壁附著的片狀鐵銹,酸洗后殘留在管內的化學藥品類;
(2)硬管在切割和套絲等加工過程中存留的鐵屑;
(3)密封件,密封圈殘渣。由于結合部位的銳邊及尺寸予緊等條件限制,可能將密封件部分損壞,損害部分直接進入系統;
(4)高壓軟管總成內部灰塵及部分接頭部位殘留膠狀碎片;
(5)液壓系統裝配現場由于環境因素進入管道內部的石子、塵土等,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6)液壓元件內部存留的型砂殘留物、加工鐵屑、密封殘渣等。由于液壓元件出廠前都經過必要的清洗和檢驗,所以這種情況不多見。
2. 3 固體顆粒污染的危害
2.3.1 粘著和堵塞過濾器孔眼和各種間隙、通道,從而使液壓泵運轉困難,產生氣蝕和躁聲。
2.3.2 破壞潤滑油膜,增大機器的摩擦力和磨損。固體粒子會使厚度小于固體粒子尺寸0.6倍的潤滑油膜破壞而失效,從而使機器的摩擦力和磨損明顯增大。磨損有五種磨損形式:磨料磨損、沖蝕磨損、粘著磨損、疲勞磨損和腐蝕磨損。其中最主要的是磨料磨損。以上每一種磨損都會產生新的磨損,從而進一步加劇元件的磨損。磨損會導致液壓元件產生泄露,效率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損壞。
2.3.3 加速密封材料磨損,增加外瀉漏量。固體顆粒會加速液壓缸密封裝置的損壞,使液壓缸運動表面拉傷、磨損,導致液壓缸內外泄漏增加,推力不足或動作不穩定,爬行,速度下降,產生異常響聲與振動。
2.3.4 部分或全部堵塞液壓元件的孔隙,使控制元件動作失靈
2.3.5 固體顆粒中的金屬和金屬化合物粒子會對油液的氧化,變質起催化作用,油液的氧化將劣化油液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