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攪拌器結構設計(PROE三維設計 CAD)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rar 格式,下載需要 0 積分
- 臥式攪拌器結構設計(PROE三維設計 CAD)第一章 緒論
1.1課題研究意義
理論上把任何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和半液態)下物料均勻摻和在一起的操作稱為混合,但習慣上常把固態物料之間摻和或者固態物料加濕的操作稱為混合;而把固態、液態或氣態物料與液態物料混合的操作稱為攪拌。
攪拌與混合操作是應用最廣的過程單元操作之一,大量應用于化工、石化、輕工、醫藥、食品、采礦、造紙、農藥、涂料、冶金、廢水處理等行業中。近年來,攪拌與混合技術發展很快、攪拌與混合設備正向著大型化、標準化、高效節能化、機電一體化、智能化和特殊化方向發展。在這種形式下,技術人員如何借鑒已有經驗,掌握新的變化情況,正確設計與選用不同工藝條件下操作的攪拌與混合設備,使其滿足安全、可靠、高效和節能的要求,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攪拌混合設備是各種工業反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攪拌目的多樣性和混合反應的復雜性,當前,攪拌混合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攪拌效率低,功耗大,鑄造成本高,在自動化選型和設計問題上,長期以來一直依靠專家根據經驗知識人工完成,智能化水平不高,設計周期較長,資金和人力物力消耗巨大,等等。因此研制新型攪拌裝置和采用先進流場測量技術一直是攪拌過程所研究的主要課題。
1.2 攪拌機國內外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相關理論的完善和進一步成熟,攪拌器的設計和制造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它也面臨著必需滿足合理利用資源、節能降耗和對環境保護要求的嚴峻挑戰。攪拌器在服從裝置規模經濟化和品種多樣化的同時,正日趨大型化。基于節能要求,開發出變頻調速電機、小剪切阻力槳葉、以新型密封代替機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以磁力驅動代替機械驅動。基于降低產品總體成本、減少維修保養成本和提高設備品均維修間隔時間的要求,大大提高設備運行壽命。基于滿足衛生和降低清洗和殺菌成本的要求,實現CIP(就地清洗)和SIP(就地殺菌),提高自動化水平,避免人與產品接觸,減少人工操作和待機時間,大大提高產品衛生水平。這些都是現代新型攪拌裝置的研究方向,其中有許多方面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有些方面還在進一步研究當中。
傳統的攪拌器密封裝置基本有四種,填料密封、機械密封、液壓密封和唇狀密封。前兩種密封同泵的密封類似。液壓密封最簡單,在攪拌器中用得最少。唇狀密封只適用于低壓、防塵、防蒸汽的密封,這種密封結構也很少采用,最常用的密封是前兩種。其中機械密封成本較高,但泄漏率低;維修頻度是填料密封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磁力驅動攪拌器的特點是以靜密封結構取代動密封,攪拌器與電極傳動間采用磁力偶合器聯結,不存在接觸傳遞力矩,能徹底解決機械密封與填料密封的泄漏問題。國內,威海自控反應釜公司、開原化工機械磁力反應釜廠、溫州中偉磁傳密封設備廠等均生產磁力攪拌器。瑞典NA型磁力攪拌反應釜,攪拌器安裝在反應釜底部,攪拌器與釜底齊平,易于拆卸,可靠、耐用和便于維修。磁力攪拌器的缺點是對于一些粘稠液體或有大量固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尚不能順利使用,此時必須使用機械攪拌器作為驅動能源。
在新型攪拌槳葉的開發方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