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 (GBT 10595一2009)
- 文件下載:
-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帶式輸送機 (GBT 10595-2009)
國標3頁 共12頁 帶式輸送機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帶式輸送機(以下簡稱輸送機)的基本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輸送各種塊狀、粒狀等松散物料以及成件物品的輸送機。 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型式的輸送機,其通用部分亦可參照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標準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脅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985 氣焊、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 GB/T 986 埋弧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 GB/T1184一1996 形狀和位置公差 GB/T 2828.1一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CB/T 3323一2005 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 GB/T 3512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熱空氣加速老化和耐熱試驗 CB/T4323 彈性套柱銷聯鈾器 GB/T4490 輸送帶尺寸 GB/T 5014 彈性柱銷聯軸器 GB/T 5015 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GB/T 5272 梅花形彈性聯鈾器 G8/T 6402 鋼材超聲波檢驗方法 GB 7324一1994 通用鋰基潤滑脂 GB/T 7984 具有橡膠和塑料覆蓋層的普通用途織物芯輸送帶 GB/T9239.1一2006 機械振動 恒態(剛性)轉子平衡品質要求 第1部分:規范與平衡允差的檢驗 GB/T9770 普通用途鋼絲繩芯輸送帶
4頁 共12頁 GB/T9867 硫化橡膠耐磨性能的測定 GBI1211 硫化橡膠與金屬粘合強度的測定 拉伸法 3 基本參數 3.1帶寬 輸送機帶寬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單位為mm 帶寬 300、400、500、65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 3.2 名義帶速 輸送機名義帶速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單位為mm/s 帶速 0.2、0.25、0.315、0.4、0.5、0.63、0.8、1.0、1.25、1.6、2.0、2.5、3.15、3.55、4.0、4.5、5.0、5.6、6.3、7.1、 3.3滾筒 3.3.1輸送機滾筒直徑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單位為mm 滾筒直徑 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3.3.2輸送機帶寬與滾筒長度和滾筒直徑的組合見表4 表4 單位為mm 帶寬B 滾筒長度L 滾筒直徑D 300 400 200、250、315、400 400 500 200、250、315、400、500 500 600 650 750 200、250、315、400、500、630 800 950 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400 1000 1150 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1200 1400 1400 1600 1600 1800 315、400、500、63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1800 2000 2000 2200 500、63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2200 2500 2400 2800 2600 3000 63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2800 3200 注:滾筒直徑D是不包括層厚度在內的名義滾筒直徑,與帶寬組合為推薦組合。 3.4 托輥輥子 3.4.1輸送機托輥輥子的名義直徑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單位為mm
5頁 共12頁 托輥名義直徑 63.5、76、89、108、133、159、194、219 3.4.2 輸送機托輥輥子的基本參數和尺寸應符合表6的規定。 表6 單位為mm 帶寬B 輥子直徑d 輥子長度l 300 63.5,76,89 160,380 400 160,250,500 500 200,315,600 650 76,89,108 250,380,750 800 89,108,133,159 315,465,950 1000 108,133,159,194 380,600,1150, 1200 465,700,1400 1400 530,800,1600 1600 133,159,1941,29 600,900,1800 1800 670,1000,2000 2000 750,1100,2200 2200 800,1250,2500 2400 159,194,219 900,1400,2800 2600 950,1400,2800 2800 1050,1600,3200 4 技術要求 4.1 使用溫度 輸送機使用環境溫度為-25℃~+40 ℃。 4.2 整機性能 4.2. 1 輸送機應運轉平穩,所有輥子應運轉靈活。 4.2.2 輸送帶應在輸送機全長范圍內對中運行。當帶寬不大于800 mm時,輸送帶的中心線與輸送機 中心線偏差不大于士40 mm, 當帶寬大于800 mm 時,其中心線間的偏差不大于帶寬的5%或士75mm(取較小值) 4.2.3 輸送機的空載噪聲部應大于圖1中曲線的規定值
6頁 共12頁 4.2.4 拉緊裝置應調整方便、動作靈活,并應保證輸送機啟動、制動和運行時的工作要求。 4.2,5 輸送機運行時,清掃器應清掃效果好、性能穩定。 刮板式清掃器的刮板和輸送帶的接觸應均勻,其調節行程應大于20 mm。 4.2.6 卸料裝置不應出現顫、跳、抖動和掀料現象。 4.2.7 各種機電保護裝置應反應靈敏、動作桂確可靠。 4.2.8 漏斗和導料欄板應保證輸送機在滿負荷運轉時,不應出現堵塞和撒料現象。 4.2.9 輸送機運行時,帶速應不小于額定帶速的95%。 4.2. 10 輸送機運行時,輸送良不應低于額定值。 4.3 驅動裝置 4.3.1 驅動裝置不應滲油。 4.3.2 制動輪裝配后,外圓徑向圓跳動應符合GB/T 1184一1996 中9級精度的規定。 4.3.3 逆止器安裝后,輸送機運行時應運轉靈活,逆止狀態時應安全可靠。 4.3. 4 彈性聯軸器的安裝要求應符合CB/T4323、GB/T 5014、GB/T 5015 和CB/T 5272 的規定。 4. 3,5 滑塊聯軸器兩半體徑向位移不應大于1.0 mm,兩軸線夾角不應大于0°30′。 4. 3. 6 蛇形聯軸器安裝后應符合JB/T8869 的規定。
7頁 共12頁 4.3.7 鏈式聯軸器端面圓跳動和徑向圓跳動為0.10mm。 4.3.8 鼓式制動器裝配后應符合JB/T 6406 的規定。 4,3.9 盤式制動器裝配后應符合JB/T 7020 的規定。 制動時,閘塊與制動盤工作接觸面積不應小 于80%。 4.3.10 液力佩臺器裝配后應符合JB/T 9000 的規定。 4.3.11 運輸機械用減速器裝配后應符合JB/T 9002 的規定;其他減速器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4.3.12 電動滾筒應符合JB/T 7330 的規定。 4.4滾筒 4.4.1滾筒筒皮最小壁厚b1應符合式1的規定。 b1≥b-1 ---------------------(1) 式中: b——滾筒名義壁厚,單位為毫米(mm) 4.4.2 滾筒鑄鋼件接盤應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允許存在長度大于3倍寬度的線狀缺陷; b) 單個點狀缺陷不應大于¢6mm; c) 兩個相鄰點狀缺陷的間距大于其中較大缺陷尺寸時,按單個缺陷分開計算,間距小子其中較大 缺陷尺寸時,兩個缺陷合并計算,其缺陷當量總和不應大于¢6mm; d) 密集性缺陷面積不應大于90 mm2;缺陷總面積不得超過表7的規定; 表7 探傷部位厚度/mm ≤15 >15~40 >40~60 缺陷總面積 800 165 2700 e) 接盤圓周部分之問的回波高度差應小與12dB; f) 當底波高度比原波高度降低25% ,探測區域大于50mm時,視為內部有較大缺陷,不允許使用。 4.4.3 滾筒軸鍛鋼件不應有夾層、折疊、裂紋、結疤等缺陷。 4. 4.4 滾筒筒體焊縫應符合GB 11345一1989 中B類II 級或GB/T 3323一2005 中III 級要求。 4.4.5 滾筒筒體與接盤的環形角焊縫不應有裂紋和未焊透,其當量靈敏度不得大于∮4mm,當缺陷小于當世靈敏度∮4mm ,兩塊陷間距小于板厚時累計計算。 4.4.6 承受力大于80kN 的滾筒筒體應消除內應力。 4.4.7 滾筒軸探傷質量應符合下列條件。
8頁 共12頁 a) 不允許有裂紋和白點; b) 單個和密集性缺陷應符合表8的規定; c) 允許存在的單個缺陷最大長度200mm; d) 單個缺陷的間距應大于100 mm,如果小于100 mm,則兩個缺陷長度與間距之和應小于 400 mm; e) 在同一截面內,單個缺陷不應超過3 個。 4.4.8 滾筒外圓直徑偏差應符合表9的規定。 滾筒直徑D 200~400 500~1000 1200~1800 極限偏差 0~1.5 0~2.0 0~2.5 4.4.9 滾筒為膠面滾筒時,其膠層應與筒皮表面粘合牢固,不允許出現脫層、起泡等缺陷。面膠的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底膠的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11的規定。
9頁 共12頁 4.4.10當帶速不小于2.5m/s時滾筒應進行靜平衡試驗,滾筒靜平衡精度等級應符合CB/T 9239.1- 2006 中G40 的規定。其靜平衡補償可在滾筒接盤上采取添加材料的辦法實現。 4.4.11 滾筒裝配時,鈾承和軸承座油腔中應充入性能不低于GB 7324-1994中規定的2號鋰基潤滑脂,軸承充脂量為軸承空隙的2/3 至3/4 軸承座油腔中應充滿油。 4.4.12 滾筒裝配后其外圓徑向圓跳動應符合表12 的規定。 表12 單位為mm 滾筒直徑 200~800 1000~1600 1800 無包層滾筒 0.6 1.0 1.5 有包層滾筒 1.1 1.5 2.0 4.4.13 滾筒軸承設計壽命不應小于50000h。 4.5托輥輥子 4.5.1 滾滾輥子用鋼管不應低于GB/T13792中的規定。 4.5.2 托輥輥子裝配時軸承和密封圈中應充入性能不低于GB7324-1994中規定的2號鋰基潤滑脂。軸承充油量為軸承空隙的2/3到3/4,密封圈之間的間隙應充滿。 4.5.3 托輥輥子外圓徑向園跳動應符合表13的規定。 4.5.4在托輥輥子裝配后,在500N軸向壓力作用下,輥子軸向位移量不得大于0.7mm。 4.5.5 在托輥輥子上施加表14規定的軸向載荷后,輥子軸與輥子輥體,軸承座、密封件等不應脫開。
10頁 共12頁 4.5.6 托輥輥子裝配后,在250N徑向壓力下,輥子以600r/min旋轉,測其旋轉阻力,其值不應大于表15中的數值。停止1h后旋轉時,其旋轉阻力不應超過表15中數值的1.5倍。 4.5.7 托輥輥子按5.4規定的高度進行水平和垂直跌落試驗后,輥子零件應滿足下列條件; a) 零件和焊縫不應產生損傷與裂紋,相配合處不得松動; b) 輥子的軸向位移已不應大于1.5mm。 4.5.8 托輥輥子以600 r/min 旋轉時,其防塵性能與防水性能應滿足下列條件,; a) 防塵托輥輥子(指非接觸型密封)在具有煤塵的容器內,連續運轉200 h 后,煤塵不得進入軸承 潤滑脂內。在淋水工況條件下連續運轉72 h,進水量不應超過150 g。 b) 防水托輥輥子(指接觸型密封)在浸水工況條件下,連續運轉24 h后進水雖不應超過5g。 4. 5. 9 托輥輥子(不包括緩沖輥子)在轉速不大于600 r/min情況下,設計壽命不應少于30000h,在壽命期內托輥輥子損壞率不應大于10%。 4.6 輸送帶 4.6.1 輸送帶尺寸應符合GB/T 4490 的規定。 4.6.2 根據使用條件,所選的輸送帶應符合CB/T7984、GB/T 9770 等相關標準的規定, 4. 6. 3 輸送帶硫化接頭應符合GB/T 7984、GB/T 9770 的規定. 4.7 輸送機用鑄鋼件 輸送機中所用鑄鋼件的重要部位不應有影響強度的砂眼和氣孔.。次要部位上的砂眼、氣孔的總面 積不應超過缺陷所在面面積的5%,凹人深度不應扭過該處壁厚的1/5,每個鑄件上的缺陷不應超過 3處。 4.8 輸送機用鍛鋼件 輸送機用主要鍛鋼件不應有夾層、折疊、裂紋、結疤等缺陷。 4.9 輸送機用金屬結構件 4.9. 1 金屬結構件的焊接應符合GB/T 985、GB/T 986 的規定。焊縫不應出現燒穿、裂紋、未熔合等缺陷。 4.9.2 輸送機頭、尾架上安裝軸承座的兩個對應平面應在統一平面上,其平面度及兩邊軸承座上對應的孔間距偏差和對角線長度之差應符合表16的規定。
11頁 共12頁 4.9.3 輸送機中間架直線長度為全長的1/1000,對角線長度之差部應大于量對角線長度平均值的3/1000. 4.9.4輸送機的漏斗、護罩等殼體的外表面應平整,部應有明顯的錘跡和傷痕。 表16 單位為毫米 帶寬 ≤800 >800 對應平面的平面度 1.0 1.5 對應孔間距偏差 ±1.5 ±2.0 孔對角線長度之差 ≤3.0 ≤4.0 4.10 安全保護裝置 4.10.1輸送機的安全保護裝置應該符合GB 14784的規定。 4.10.2 在轉載站人員作業位置附近,應設置緊急停機開關。在輸送機人行道沿線,應設置拉線保護裝置。當輸送機兩側設有人行道時,應在輸送機兩側沿線同時設拉線保護裝置。 4.10.3 輸送帶跑偏監測裝置,宜對稱設在輸送機頭部,尾部或者凸弧段兩側機架上。在較長距離輸送機中,可在輸送機中間段兩側對稱增設跑偏監測裝置。 4.11裝配與安裝 4.11.1支點浮動式驅動裝置的浮動振幅不應大于2.0mm。 4.11.2直線布置的輸送機機架中心直線度應符合表17的規定,并保證在任意25長度內的直線度5mm。 表17 輸送機長度S/m S≤100 100<S≤300 300<S≤3500 500<S≤1000 1000<S≤2000 S>2000 直線度/mm 10 30 50 80 150 200 4.11.3 滾筒軸線與水平面的平行度為滾筒軸線長度的1/1000。 4.11.4 滾筒軸線對輸送機機架中心線的垂直度為滾筒軸線長度的2/1000,滾筒、托輥中心線對輸機機架中線線的垂直度為3.0mm。 4.11.5傳動滾筒軸線與減速機低速軸軸線的同軸度應符合所使用聯軸器的規定。 4.11.6 統一機架上兩驅動滾筒軸線的平行度為0.4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