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架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銑槽X1.6X9”專用夾具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1.2推動架工藝分析
分析可知本零件材料為灰口鑄鐵,HT200。該零件具有較高的強度,耐磨性,耐熱性,減震性,適應于承受較大的應力,要求耐磨的零件。刨床推動架具有兩組工作表面,他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由零件圖可知,φ32+0.027 0、φ16+0.019 0孔的中心線是主要的設計基準和加工基準。該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為兩組:
1.φ32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兩個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兩個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為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內孔φ10mm、M8-6H的內螺紋,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溝槽。
這兩組的加工表面有著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φ32mm孔內與φ16mm中心線垂直度公差為0.10;
2.φ32mm孔端面與φ16mm中心線的距離為12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對這兩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組,再加工第二組。由參考文獻中有關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機床所能達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術要求是可以達到的,零件的結構工藝性也是可行的。另外考慮到零件的精度不高可以在普通機床上加工。
二、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2.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推動架是一個結構較復雜的零件,要求材料要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同時要求強度要高,重要表面的表面硬度也要高,故選用鑄鐵材料HT200,鑄鐵材料是最常見的材料,其優點是: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價格低廉,且吸振性好。為了得到較好的強度和表面硬度,可在加工過程中進行調質處理,淬火,同時為了消除內應力對工件的影響,可進行適當的人工時效處理(如果需要的話)。
由于零件的結構簡單,用鍛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先根據零件圖,做出鑄模,進行鑄造,結合零件和經濟的考慮,最好用砂型鑄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