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一合力生鮮超市物流模式SWOT分析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20 積分
- 初稿-合力生鮮超市物流模式SWOT分析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本土零售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合力超市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生鮮零售企業,集團公司在店址選擇、勞動力成本以及地價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同時,能夠享受到國家各項優惠政策,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然而,機遇與挑戰往往并存,近年來,由于合力集團公司在資金投入減少、戰略策劃能力下降,面臨著來自于傳統的農貿市場、集市以及其他大型外資零售企業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從而進一步制約了合力超市商品流、信息流和現金流的流轉速度,因此,適時調整合力生鮮超市物流模式現狀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由于生鮮農產品具有容易腐爛變質、難于貯存、不便于長時間運輸等特性,使生鮮農產品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不得不面臨較為大的來自于客觀條件的市場風險,許多生鮮農產品無法實現“貨暢其流”和“物盡其值”,適宜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走訪了合力超市貴陽市烏當店,對其物流體系現狀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應用SWOT分析法對合力超市現有物流模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物流信息體系建設,建立采購同盟和共同所有配送中心,制訂出一套物流行業發展統一標準,有選擇地采用供應商配送這種新的物流配送模式的物流模式方案,有效解決了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供需矛盾等問題,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研究
目 錄
摘要 1
目 錄 2
第1章 緒論 3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3
1.2生鮮農產品與物流 4
第2章 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物流環境分析 6
2.1合力超市簡介 6
2.2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與問題 7
2.3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 8
第3章 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構建 12
3.1合力超市生鮮農產品物流運作模式的選擇 12
3.2合力生鮮超市物理體系管理措施與建議 13
總結 16
參考文獻 17
第1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目前,各種百貨商店、連鎖店鋪以及超級市場在各大中小城市廣泛興起,使零售業正發生這深刻的變革,甚至有人語言,現代連鎖超市業將在零售業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為了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國承諾,將逐步放開對外資投資商業的限制,2004年12月起,我國已批準設立外資獨資商業企業,同時從事零售的外資投資商業企業及其店鋪的設立地域限制將取消,并承諾自2004年12月11日起全面開放零售市場,取消一切對外限制。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格局逐漸擴大,國外零售超市大型企業,如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零售業的市場競爭,使國內超市企業發展空間受到進一步壓縮,由于這些國外大型零售超市企業基本將目標鎖定于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型城市,而一些三、四線城市零售業市場尚無法顧及,這就為國內超市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超市這一零售業態在我國發展也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歷史,起步晚、管理經驗不足、理念落后、人才緊缺、管理水平低等問題較為突出,再加上加入WTO后零售業的全面開放、外資巨頭的大舉進入,使我國超市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城市超市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國內超市零售企業在其經營連鎖店的過程中,怎樣實現采購上的高效率低成本,創新物流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實現規模經濟,在競爭中取勝,達到收支平衡、迅速拓展業務成為零售企業的重點課題之一。
大型零售連鎖超市企業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僅二十余年時間,由于我國超市企業起步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以及人才培養缺失等原因,針對國內超市企業相關的物流模式研究相比國外非常落后。在我國城市發展合力超市的理論,特別是城市深度調研與分析資料相對匱乏的情形下,本文的研究可作為適當的補充,盡力為城市合力超市的實踐提供理論指導,使其在改變城市市場商業格局、滿足消費者對物美價廉商品的需求、提高購買力水平等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促進原本實力不足的城市合力超市的迅速成長。
1.2生鮮農產品與物流
物流最初的含義是指軍隊的后勤保障,隨后,由軍事用語轉變為經濟用語,其含義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曾對物流作出如下定義:“為滿足顧客需求為目標,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與此相關的信息由產出地到消費地的有效且成本效果最佳的流動與保管進行計劃、執行與控制。”在我國國家標準中,對物流的定義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
顧名思義,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是一個由生鮮農產品與倉儲設施、包裝設備、運輸工具、搬運裝卸機械、人員和通訊聯系等多個動態要素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所組成的,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影響的具有統一功能的有機整體。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中所包括的各個動態要素通過生鮮農產品的實際移動或運動而聯系在一起,各個環節相互協調,根據總目標的需要適時、適量地調度體系內的基本資源。
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一般將市場劃分為寡頭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四種類型,仔細分析生鮮農產品市場的原理可以發現,在生鮮農產品市場中,整個行業的供求關系對生鮮農產品的市場價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生鮮農產品市場屬于完全競爭市場,在這個市場中,作為個體的人完全沒有定價權,只能根據市場上已經形成的價格對產品進行銷售,從而獲取平均收益。而對于生產生鮮農產品的農戶來說,為了獲得較高的利潤,則需要有較高的價格。在這種情形下,物流會通過聯結產銷地市場而影響生鮮農產品的供求,從而影響到產品的價格。如下圖所示,Q代表數量;P代表價格:S代表供給;D代表需求,在產地形成的生鮮農產品市場中,需求者是運銷商,供給者是生產者,在供給既定的條件下,物流的不暢會降低產品的需求,使需求線向左移動,從而使價格降低。在銷地形成的生鮮農產品市場中,需求者是最終消費者,供給者是運銷商或零售商,在需求既定的條件下,物流的不暢會降低產品的供給,使供給線向左移動,從而使價格升高。這種產地市場低價格嚴重損害了生產者的利益;銷地市場高價格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的分割同時也損害了運銷商等中間商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完全扭曲了價格信號,使市場無法正確高效地配置資源,從而使社會福利受到了極大地損害。
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要素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系的總體。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的構成要素可分為一般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撐要素等。一般要素指人、資金、物三要素;功能要素指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服務;支撐要素指體制和制度、法律和規章、組織和管理等。
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產業結構要素主要由物流平臺、物流運作企業以及物流結算平臺三個部分組成。
物流平臺包括物流設施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政策平臺等幾部分,物流平臺的實體又可以歸納成線路、結點兩部分。從區域規劃的角度,物流結點指區域物流樞紐、區域物流中心等,物流線路指公路、鐵路、航空線、航海線等物流通道。物流運作企業是微觀物流運作主體,在支撐平臺上運作,是使整個物流體系運動起來的主導力量。物流結算平臺是指從產地、交換、倉儲、運輸、裝卸、包裝等環節下成本支出、資源結算的全過程。...